首页 >黄埔英烈与抗日战争

【黄埔英烈与抗日战争】第10期:狄泾鏖战扬军威,血沃嘉定卫山河——官惠民





发布时间: 2025-07-15

编者按: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硝烟已散,精神永存。历经血与火的考验,有一种精神璀璨耀眼,包括黄埔师生在内的中华儿女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以前仆后继赴国难,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不朽历史篇章。在这段波澜壮阔的抗战历史中,“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得到了凝结和升华。精神的弘扬,离不开记忆的传承,赵尚志、左权、戴安澜等黄埔英烈的故事口口相传,抗战精神、黄埔精神的种子生根发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中国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即日起,浦江和声微信公众号推出“黄埔英烈与抗日战争”专栏,让我们一起缅怀英烈、崇尚英雄,坚守爱国情怀、坚定奋斗意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力量。

官惠民(1901-1937),字剑豪,广东曲江人,黄埔军校第四期步兵科毕业。

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四军奉命由贵州转战上海前线。9月初,部队进入南翔阵地,投入罗店争夺战。时任第四军90师540团上校团长的官惠民,甫入战场便迅速率部展开收复狄泾河以东被敌占领村庄的战斗,同日军多次恶战。21日凌晨1时,官惠民部连克李家宅等4座村庄;3时,友军乘势收复朱宅和张家宅;上午,官惠民率部继续进攻,攻占朱宅和周家宅,90师官兵英勇奋战,夺回8个村庄。午后1时,日军获得增援后反扑,夺回部分村庄,双方伤亡惨重。此后数日,官惠民率部连续作战,先支援友军恢复阵地,后在狄泾河东西与日军反复争夺。27日,日军分三路猛攻中国军队阵地,在官兵大量伤亡的情况下,官惠民率领残部300余人发起反冲锋,同日军展开肉搏战,最终守住阵地。9月30日,已血战10天的第90师奉命向狄泾河以西转移。

10月初,官惠民部奉命撤至嘉定附近休整补充。中旬,他因战功升任第90师270旅少将旅长,率部至南翔镇、马陆镇、石岗门间地区,接替第66军部队防线。中国军队在蕰藻浜南北的大规模反击战失利后,淞沪战局恶化,日军将进攻重点转向大场并突破防线。官惠民部奉令调到嘉定县清水显一带布防,随即遭到日军在飞机、重炮支援下的疯狂进攻。面对日军的兵力和火力优势,官惠民亲至前线掩蔽部组织反击,多次与敌近战、白刃战,打退日军多次进攻。10月28日午后,日军再次进攻,官惠民所在掩蔽部被两发炮弹命中,他不幸中弹。部属劝他撤离,官惠民毅然拒绝:“敌我胜负,已取决于顷刻,何能因余受伤而败全局。”他裹伤坚守,指挥部队继续杀敌,午后3时,壮烈牺牲于清水显阵地,时年36岁。

韶关市北伐纪念馆中的介绍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官惠民为革命烈士。2014年9月,官惠民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曲江烈士陵园内的官惠民纪念碑

(综合《黄埔师生与抗日战争》等材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