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进一步推动中共党史学习教育,传承建党精神,赓续红色基因,弘扬黄埔精神,坚守爱国初心,深切感悟中国共产党苦难与辉煌交织的百年奋斗史,从党史中感悟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汲取前行的力量,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和深沉的爱国情感,凝聚起爱国奉献的强大力量,浦江和声微信公众号近期推出“讲述情缘品读初心”——中国共产党人与黄埔军校主题专栏。
周逸群,字立凤,祖籍湖北省蒲圻县,1896年出生于贵州省铜仁县,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宣传家、活动家,贺龙同志的入党介绍人,早期中国共产党军队的缔造者之一,中国共产党三大革命根据地之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和湘鄂西红军的创建者之一。
1896年,周逸群生于贵州省铜仁县,父亲以经营一家杂货铺维持全家人的生计。由于经营得力,生意红火,周家家境殷实,周逸群很小就得以在学堂读书。周逸群的堂叔思想进步,他看到侄儿不仅受过良好教育,而且很可能是个有出息的孩子,于是经常给周逸群推荐进步书籍。从这些进步书籍中,周逸群大开眼界。1919年3月,周逸群从贵阳南明中学毕业,随即东渡日本,就读于东京著名的庆应大学,专攻政治经济学。1923年,从日本回到上海的周逸群得到另一位革命志士萧楚女的帮助,创办《贵州青年》。这本期刊得到了广大进步青年的喜爱和欢迎。不久,在党组织安排下,周逸群经共产党员肖楚女及李侠公介绍,于1924年10月进入黄埔军校学习。当他登上上海至广州的轮船时,心潮澎湃,写下了气势磅礴的诗句“废书学剑走羊城,只为黎元苦匪兵;斩伐相争廿四史,岂无白刃可亡秦!”周逸群到达广州码头时,把这首诗赠给了先期入黄埔军校任职来接他的好友李侠公,表达了他“废书学剑”、从戎学武的坚定革命信念,反映了他服从革命需要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
周逸群到黄埔军校,破格进入第二期辎重队学习。在学习期间,经肖楚女介绍结识了中共两广区委书记陈延年和军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不久,经共产党员鲁易、吴明的介绍,周逸群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又当选为中共黄埔特别支部宣传委员,在周恩来领导下负责党的政策宣传工作。为了进一步宣传党的主张,在周逸群等人的领导下,党成立了秘密革命组织“火星社”。“火星社”除了吸收共产党员外,还吸纳思想进步的左派人士,积极宣传党的“三大政策”和统一战线等思想主张。在后来的国民党黄埔军校特别党部选举时,周逸群等同志“运用‘火星社’的组织力量,发动群众开展竞选活动,预期完成了选举的胜利,使身为黄埔校长的蒋介石也狼狈落选执行委员”。“火星社”认真执行党的决议,秘密宣传党的政策,扩大了党在黄埔军校的影响力,为党的发展壮大积累了一定经验。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的国内矛盾异常复杂,国内外的各种反动势力联合起来压榨民众。要取得革命的胜利,仅仅依靠黄埔学生军的力量还十分有限,所以必须联合工农的力量,联合劳苦大众的力量,联合一切军事力量。在中共黄埔特别支部和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1925年2月1日,在广州大学有3000多名青年军人参加的大会上,正式宣告了“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的成立。周逸群、蒋先云等选为“青军会”负责 人;同时,“青军会”选出代表2人出席国民会议促进会。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以黄埔学生中的共产党员为核心,其成立的宗旨是“团结军人保障自身的利益;联合军队中的革命分子;帮助国民党建设一个统一的坚固的国民革命政府和有革命纪律的国民革命军;在军队和广大群众中作政治的文化的教育的工作;建立军队和民众间的密切联系;建立各军队间相互的密切联系”。军人自觉地站在民众的利益上奋斗,这是大革命史无前例的一件大事。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的成立得到了全国革命力量的支持,当时的桂军校、滇干校和粤武校等派人参加,农民运动讲习所、广州工人代表会、市郊农民协会、女界联合会、罗定商民协会等农工商学各界也参加甚多。
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合影
(前排左五为周逸群)
这次“青军会”成立大会,成了第一次东征誓师大会。全体革命军人一致拥护革命政府出师东征,讨伐盘踞东江企图反攻广州的军阀陈炯明。东征前夕,一些士兵的思想比较混乱,周逸群针对士兵中的思想情况写了《说牺牲》一文,阐述了东征的意义和正确理解牺牲精神。文中说“一个忠实的党员,工作上只能听从党的指挥,绝无选择的自由。”“我们革命,是为要解放我们被压迫的民族,实现我们的主义,不是给我们的头颅去换什么‘烈士’的头衔的。”“我们只要看他是否恪守党的纪律,能否尽忠他的职务,便可以知道有无牺牲精神。”文章发表后对革命军广大指战员以极大的思想教育和鼓舞。
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总章
为了宣传党的主张,扩大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的社会影响,在周逸群的指导下青年军人联合会又相继发行了《青年军人》《中国军人》《三日刊》《兵友必读》等刊物。周逸群一边组织青年军人联合会相关期刊的编辑排版工作,一边又笔耕不辍的发表文章宣传党的革命思想。例如,通过文章《中国“五一”之新纪元——工农兵大联合》提出“必须联合一切被压迫阶级在一条战线上”宣传党的统一战线思想。同时,在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的影响下,中共党员旷继勋在四川也成立了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四川分会,广西和北京也出现了青年军人联合会的分会组织。中国共产党人以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和其发行刊物为依托深入宣传了党的革命思想。在北伐的过程中,周逸群等同志领导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宣传党的革命思想,其中“致士兵的传单50万份,致农民的传单10万份和革命歌曲5万份”,中国共产党的思想主张在宣传单和宣传队的推动下传播到革命的每一个角落,“打倒列强、除军阀”的歌声响彻了大江南北、大河上下,中国形成了历史上空前广大的革命运动,使更多的革命群众和革命团体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中国革命。
《中国军人》
北伐战争中,周逸群与贺龙开始了如影随形、并肩战斗的烽火岁月。两人共同经历了大革命的风云激荡,并在白色恐怖来临之际,他成为了贺龙的入党介绍人。随后,两人又一同按党的指示,创建洪湖赤卫队和湘鄂西苏区,在此起彼伏的武装斗争中患难与共,写下一段段惊天动地的辉煌篇章。
1931年5月,周逸群由洞庭湖地区返回江北,途经岳阳县贾家凉亭时,遭敌人伏击,不幸壮烈牺牲,时年35岁。
综合《洪湖游击队创建者周逸群的革命探索之路》《周逸群在黄埔军校二三事》《周逸群关于党的思想政治宣传工作的探索与启示》《洪湖赤卫队的创建者周逸群》等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