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阅读黄埔

【阅读黄埔】第6期:谁被誉为“黄埔军校牺牲第一人”





发布时间: 2024-04-15

【编者按】

100年前,一所学校在腥风血雨中诞生,无数热血青年为了理想历经千难万险从四面八方奔向同一个地方——黄埔军校。他们谨记“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在孙中山先生“不要钱,不要命,爱国家,爱百姓”的教导下,为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复兴,前赴后继、继往开来。

即日起为纪念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浦江和声公众号推出“阅读黄埔”专栏,穿过历史的烟云,重温那段见证了无数黄埔师生爱国初心、印刻了他们光荣足迹的峥嵘岁月,让更多人认识黄埔军校、了解黄埔军校,从百年历史文化深处感悟“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

 

 

蔡光举(1903—1925) ,贵州遵义人,原是厦门大学的学生,为了救国救民,毅然弃笔从戎。1924年春,由上海《新建设》杂志社编辑、复旦大学特别党部特派员鲁纯仁保荐投考黄埔军校。同年5月到广州,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历任黄埔军校教导团排长、连党代表、营党代表。时逢广东军阀陈炯明背叛革命,搜罗东江土匪,进攻革命首府广州。蔡光举放弃出国留学机会,请缨讨伐陈炯明。1925年2月,他参加第一次东征,任敢死队队长,在攻打淡水城时壮烈牺牲,年仅22岁,被誉为“黄埔军校牺牲第一人”,也是黄埔军校牺牲的第一个中校军官。

蔡光举进入黄埔军校时所写的入学调查表

他曾说:“为革命者,只有死和血,才能促成革命之成功,我已抱定死之决心,以我之血,浇灌主义之花。”后来,党代表廖仲恺从其他同学口中了解到蔡光举的英勇事迹,深为他的革命精神所感动,向军校提议,在东征阵亡烈士墓园为蔡光举烈士单独立墓,主墓的东侧有一通幽小径,直达蔡光举烈士墓。蔡光举墓由国民党元老、大书法家谭延闿亲自题字。

蔡光举墓

背景链接:【黄埔日历】1925年2月15日,东征军攻克淡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