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黄埔军校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是我国第一所培养革命军队干部的学校。黄埔师生们谨记“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在孙中山先生“不要钱、不要命,爱国家、爱百姓”的教导下,为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复兴,舍生忘死、前赴后继,用鲜血和生命为“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注入鲜活内涵。浦江和声公众号策划推出“阅读黄埔”专栏,穿过历史的烟云,重温那段见证了无数黄埔师生爱国初心、印刻了他们光荣足迹的峥嵘岁月,让更多人认识黄埔军校、了解黄埔军校,从百年历史文化深处感悟黄埔精神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
清明时节,细雨纷纷,万物复苏,春意盎然。然而,在这生机勃勃的季节里,我们更应铭记那些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而献出宝贵生命的英雄们。他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不朽的丰碑,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北伐纪念碑,缅怀先烈,致敬英雄。
在广州长洲岛的坪岗,青松翠柏掩映下,矗立着一座花岗岩纪念碑。碑记中写道:“平岗之石齿齿兮,黄埔之水淙淙;屹丰碑以万世兮,将以垂纪于无穷。”这就是位于仑头山上的北伐纪念碑,为缅怀北伐战争中阵亡的黄埔军校出身将校的功绩而设立,由军校代理教务长何遂在1929年2月主持建成。
北伐战争中,黄埔军校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为纪念北伐战争中牺牲的军校烈士,黄埔军校修建了北伐纪念碑。碑高7.49米,花岗岩质,从下到上分三级。第一级为碑座。第二级呈方柱形,四边各嵌一块连州青石碑,镌刻阴文,正面是黄埔军校代理校务何遂撰写的碑文,其余三面刻黄家谦书黄埔军校学生出身参加北伐牺牲的曹渊等353名烈士名单。第三级是方锥形,正面刻“国民革命军军官学校学生出身北伐阵亡将校纪念碑”,背面刻“中华民国十八年二月敬立”。碑的东西两面分别刻有“捐躯救国” “为民牺牲”。
黄埔军校北伐烈士致力于为民族谋解放、为国家谋统一。他们虽死犹生,愿英烈安息。吾辈当以青春之我,护盛世之中华,让英雄的光芒永远照亮民族的未来。
视频来源:“学习强国“黄埔融媒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