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铭记抗战历史,弘扬黄埔精神

忆“八一三”淞沪抗战(上)





发布时间:2020-07-31 来源:浦江和声 作者:宋瑞珂

  83年前,在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在濒临亡国灭种的危难关头,面对日军的疯狂炮火,无数黄埔师生奋勇征战、血洒疆场。民族的尊严、同胞的生命被敌人的铁蹄践踏和摧折,又是一批批的黄埔师生舍生取义,用鲜血和生命奠定了民族复兴、中华崛起的基石。黄埔师生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和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浦江和声”开设“铭记抗战历史弘扬黄埔精神”特别专栏,通过黄埔前辈和后代的口述,共同回忆那段共御外侮、救国图存、湔雪前耻、不屈抗争的历史。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是我国八年抗战的序幕之战。参战兵力之多,战斗之激烈,将士奋战之英勇,牺牲之惨重,实为罕见。兹记其经过:

  抗战前之准备

  一、陆军整编与指挥官训练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寇又相继挑起“一·二八”上海战争和长城战争,我国一再忍让,但也预料到日本侵略者必将由蚕食而鲸吞,抗战无可避免,必须加以准备。1935年在武汉行营设陆军整理处,以陈诚为处长,东北军的杨正治为副处长,并聘请戢翼翘、侯连�等军事专家为设计委员,分两期整理四十个陆军师;在南京陆军大学设将官讲习班,自1936年春开始调整理师的旅长以上军官到陆大学习。我参加第一期学习班,师长霍揆彰、宋希濂、黄杰、王敬久、关麟征,旅长刘安祺、钟松、郑洞国、罗奇、陈瑞河、施忠诚等,都在这一期学习。整理师的团长、副团长、营长则轮流到步兵学校学习。

  二、国防计划

  蒋介石命军委会铨叙厅长林蔚(当时兼参谋本部次长,总长是程潜),拟定一个防御计划,林蔚曾到陆大对我们讲述,其主要内容是在中原、徐海、苏、浙沿海及晋绥地区构筑国防工事。我记得徐海地区的连云港、海州、徐州、商丘,中原地区的开封、郑州及黄河北岸的汲县、新乡、辉县;京沪杭地区的杭州湾、镇海到象山 港的海岸工事,并加强江阴、镇江、南京城郊之要塞,由德国购进平、高两用重炮数十门,于“七七”事变后,星夜装置于上述三要塞,但到淞沪抗战开始时该项重炮阵地之设备与训练,尚未全部完成。

  至于华北,则令阎锡山在晋北之天镇、阳高、大同及雁门关长城各口设防。傅作义在绥远大青山一带构筑防御工事等。当时我们就感到抗战一起,这几省将沦于敌手,后来果然如此。

图片说明:国军防御工事

  三、京沪杭防御工事

  “一·二八”以后,南京政府判知日军侵略无已,上海将为其最先侵略目标,乃于1935年冬,密令张治中准备京沪杭区抗战工事,在京沪外围各要点,秘作工事。更于常熟、吴县间利用阳澄湖、淀山湖构筑坚固之主阵地带(吴福线),又在江阴、无锡间构筑后方阵地带(锡澄线)。1936年夏,组织各军师干部参谋参观,密令张发奎准备沪杭区抗战工事,在乍浦嘉兴之间构筑阵地工事。构筑沪宁线工事的是三十六师宋希濂、八十七师王敬久、八十八师孙元良,还有工兵团。构筑沪杭线上工事的是五十七师阮肇昌,此外对沪宁铁路进行军事技术之调整,并新建苏嘉铁路与加强必要之公路建设以及江防交通通讯之改善。同时加强组训民众(学校军训、壮丁训练)。

图片说明:“一·二八”淞沪抗战期间防御阵地

  四、拟定扫荡上海日军据点计划

  估计上海日军有军事行动,当时拟定的计划是:以张治中京沪警备司令所指挥之三十六师、八十七师、八十八师和上海保安总队(吉章简的两个保安团)、上海警备司令部的别动队,出敌不意进行夜间奇袭,迅速攻占虹口地区的日军各据点。奇袭成功后即占领沿江要点,阻止日军登陆增援,其目的是先发制人,取得初战胜利,使日军无法登陆或增加其登陆困难。惜囿于国际舆论和“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政策,要等日军先进攻才还击,致坐失初战戎机。

  淞沪地区战前敌我态势

  上海是我国金融、经济、文化之中心,亦为我国最大的商港,但1932年“一·二八”之役,中日缔结淞沪停战协定,限制我国在沪驻军,市内仅有淞沪警备司令部所属的保安总队两个团及上海市警察总队,自卫力量极为单薄。而日本驻沪兵力较我为多,并在虹口建立日海军特别陆战队司令部,全部为钢骨水泥,坚同堡垒,常驻海军陆战队四千名。而我军则因淞沪停战协定,不能在吴淞炮台及市区设防,门户洞开,主客易势!1937年8月13日上海战起,虹口杨树浦之地带成为日军侵略之军事据点,如靶子场、公大纱厂以及各种军事掩体即达百余处,汇山码头更成为其大军登陆之基地,而吴淞口至外白渡桥皆为日本军舰、运输舰畅行的通路。又以租界的关系,我军只能正面迎战而不能迂回,在战略战术上已逊一筹。1937年7月7日日军自在卢沟桥启衅后,即调集军队策划在上海挑起战争。截至8月11日止,敌军集结上海的兵力计有:

  日本原有常驻上海陆战队(包括由汉口下驶者)约4500人,军舰18艘。八月初新到二等巡洋舰4艘,一等驱逐舰8艘,新由各舰队载来陆战队三千余人于8月11日在沪登陆。加上由上海日侨组织的军人会3700人。此外,由国内急调陆军第三师团、第九师团主力及第八师团之一部,组成先遣兵团,正在运输途中。

  局势至此,日军开辟上海战场的企图已极明显,淞沪之战一触即发。8月7日南京政府开国防会议,决定全面抗战。8月11日令京沪警备司令张治中率领驻在京沪路之八十七师(王敬久)、八十八师(孙元良)及三十六师(宋希濂),向上海地区推进,并令苏浙边区司令张发奎率领沪杭路沿线之五十五师(李松山)、五十七师(阮肇昌)及独立二�旅(陈勉吾)向浦东推进,继令在浙江的五十六师(刘 和鼎)和六十一师(杨步飞)向上海北郊进出,并以我军主力向华东集中,预期扫荡上海敌之基地,阻止日军登陆,确保淞沪要地,巩固南京。

  我军既决定以主力使用于华东方面,为迫使日军分散兵力以减轻其对华北我军之压力,乃令湘鄂地区的罗卓英十八军四个师,原已北上增援,在河南商丘的周�第六师,在徐州一带的胡宗南第一军的两个师,以及俞济时的五十八师,王耀武五十一师,均往上海输送。

  8月13日前,我军在第九集团军张治中指挥下,以上海市保安第二团警戒北新泾至北站之线;八十八师由无锡以铁路运输,分由真如、南翔下车,于8月12日 到达北站,北经八字桥亘江湾之线;八十七师分由苏州、常熟以铁路及公路运输,12日主力到达中心区,一部到达吴淞镇。上海市保安第一团警戒自虬江码头北至吴淞镇沿黄浦江面之线;独立第二旅(钟松)之一团警戒虹桥机场及沪西,另一团向南翔输送;刘和鼎的五十六师警戒自宝山、浏河至福山长江沿线。

  后续部队第三十六师(宋希濂)其时正自西安向上海输送,13日下午我方封锁江阴段江面。第八集团军张发奎指挥之两师一个独立旅之先头部队,自嘉兴沿沪杭铁路集结于浦东及杭州湾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