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讲述情缘 品读初心

周恩来与黄埔军校





发布时间:2021-01-29 来源:浦江和声

  周恩来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最早从事军事工作的领导人,他最早的军事生涯起源于黄埔军校。

(1924年,周恩来奉命从欧洲回国,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

  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周恩来根据我党指示来到黄埔军校担任政治部主任,开创了军队建设史上的许多个第一。周恩来系统地提出了军队政治工作的方针和方法,创建了军队政治工作制度,培养了一大批政治工作骨干,是我军政治工作的杰出奠基人;他主张军事与政治工作并重,为我党培养了大量的军事人才,为人民军队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他与黄埔师生结下了深厚的爱国革命情谊,为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我党统一战线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张申府推荐周恩来进入黄埔军校

  1924年5月12日,孙中山任命第一批军校教官,其中包括政治部主任戴季陶,副主任张申府。周恩来后来任政治部副主任,缘于张申府的推荐。

(周恩来与入党介绍人张申府(右一)在柏林万赛湖)

  张申府是中共早期创始人之一。他在中共四大会议上,因反对与国民党结盟而“负气退党”。在北京期间,曾与毛泽东同时在北大图书馆工作过。1920年至1923年底,在法国里昂大学中国学院教书,是巴黎中国共产党支部的创立人之一。在法国期间,张申府介绍周恩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4年蒋介石访问莫斯科时结识了张申府,并对他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孙中山在前苏联的支持下创办黄埔军校时,因急需大量人才,他对留学人员特别予以关注。在“联俄”“联共”的思想指导下,对共产党组织中的人才也进行吸收。但当时因历史条件限制,中国共产党人以公开的身份进入黄埔军校很难。创建初期,只有张申府一人以公开的共产党员身份进入黄埔军校。当时国民党高层人士也曾动员张申府像其他人一样,保持双重身份,既当共产党员,又有国民党员身份,但张申府坚决拒绝加入国民党。由于张申府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影响,又有在法国当教授的经历,加之又与蒋介石相熟于莫斯科,于是获得了孙中山的任命书。

  张申府进入黄埔军校后,开始在军校里发展共产党员。当时正值黄埔军校初创,缺乏人才,需要依靠共产党人到军阀统治区去招收学员,毛泽东、张国焘等推荐和招收了相当部分的共产党员到黄埔军校。而张申府则向孙中山、蒋介石、廖仲恺等推荐教官。孙中山把创建黄埔军校的事情委托廖仲恺和蒋介石办理,蒋介石不在广州的时候,则由廖仲恺主持筹建工作。当时廖仲恺和戴季陶是国民党左派,他们两人请张申府推荐在国外读书的优秀学生,张申府一口答应,并为此写了推荐信,推荐了15名有留学背景的优秀学生,他们的身份都是共产党员。名单的第一个名字就是周恩来,还有恽代英、赵世炎、高语罕、沈雁冰等,这些人当时都是共产党中的精英。周恩来在1920年之前就认识张申府,去勤工俭学时,又比张先到法国。1920年两人在巴黎相逢,接触的机会更多,经常聚会畅谈,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法国支部方面的事情,两人经常有着一致的意见。在这些日子里,两人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于是当张申府请他来黄埔军校的信函到了巴黎,周恩来很快复信应允。张申府马上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廖仲恺。廖仲恺看到张推荐的青年学子,都是些很有名气的青年,也就立即批准同意,并嘱咐张马上给周恩来等海外留学人员寄去归国的路费。

  周恩来在法国收到黄埔军校寄给他的归国路费,立即启程乘船回国,并于1924年初抵达广州,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黄埔军校的工作之中。由于周恩来的出色工作,使原来近乎于空壳的政治部,在很短的时间内工作就做得有声有色。进入黄埔军校两个月之后,周恩来被任命为政治部副主任,并由此开始了他另一阶段的革命生涯。

  开创黄埔军校政治工作先河

  为中国革命积蓄力量

  1924年11月,26岁的周恩来就任军校政治部主任,将政治部从广州市迁进军校内,并着手建立起一套政治工作制度,开革命风尚,清除陈腐污垢,使军校政治面貌大为改观。

  工作中,他展示出引人注目的才华,稳健快捷地对军校政治部实行整顿。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工作秩序和制度,政治部内设指导、编纂、秘书三股;加强军校学生的政治教育,统计学生成绩;出刊物、办墙报、教唱歌,军校内立即呈现出生气勃勃的新气象。针对蒋介石在军校大搞曾国藩、左宗棠治兵那一套,周恩来重新订立了政治教育计划,加授《社会发展史》《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史》《各国革命史》等课程,增加了政治教育的份量,丰富了政治教育的内容,并先后请来恽代英、肖楚女、张秋人、熊雄等中共党员任军校政治教官;请来鲁易、聂荣臻等中共党员任政治部秘书教官。一时间,在军校师生中形成了研读政治书刊,注意社会潮流的极其 活跃的政治局面。周恩来赢得了广大师生的敬重与爱戴。

(周恩来在黄埔军校使用过的名片)

  他建立和健全了中共党团组织,成立了中共黄埔军校特别支部,积极发展党团员,使中共在黄埔军校的势力有了长足的发展。随着第二期、第三期学生入校,中共党员人数由占学生总数的8%上升到30%左右,并在自己周围团结了一批左派师生。为加强军校的政治工作,周恩来从第一期学生队中选调了李汉藩、杨其纲、蒋先云、李之龙等共产党员到政治部工作。

  两次东征

  孙中山北上后,盘踞东江流域的军阀陈炯明乘机作乱,企图推翻广州政府。1925年1月15日,广州政府号令东征讨伐陈炯明。黄埔军校以两个教导团和第二期学生总队,总计3000人组成黄埔学生军,随许崇智的粤军参加右冀作战。周恩来以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身份,同校长蒋介石及苏联军事顾问加伦等率领黄埔学生军踏上东征的行程。

  东征途中,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任命周恩来为东江各地党务组织主任,并授权他委派各团、营、连、排党代表为组织员,凡是东征军攻取的地方,便立即着手组织国民党支部。在筹建基层国民党支部的工作中,他有意识地动员政治上较成熟的同志加入国民党,以扩大革命力量,争取革命先机。

  1925年8月20日,国民党左派领袖、中共的真挚朋友廖仲恺在广州遇刺身亡。周恩来知道后,立即赶往医院,并与陈延年、邓中夏等商讨对策。在军校举行的追悼大会上,周恩来和何应钦联名撰写祭文,文章说:“总理逝世,骤失重心,承继统率,端赖先生,先生革工农群众的分子。”“我们要勿忘党仇,誓报党仇!”

  第一次东征取得胜利,陈炯明受到重创,可他贼心不死,仍想重新燃起战火,再占潮州、汕头,并向广州进攻,于是,国民革命军只得进行第二次东征,以彻底消灭陈炯明部,统一广东。1925年10月1日,国民革命军开始第二次东征,第一军军长蒋介石为东征军总司令,周恩来为第一军政治部主任,授少将军衔。随着战事的发展,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又任他为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党代表。在第一军三个师的党代表中,两人是共产党员,9个团的党代表中,7个是共产党员。这些共产党员在东征中的政治鼓动和组织宣传工作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不久,周恩来又任东征军政治部总主任,全面负责前方政治工作。他到任后,调配几十名共产党员到政治部任职,还组织了160多人的政治宣传队,以鼓舞官兵的战斗士气,瓦解敌军和宣传民众。

  国共两党开创的国民革命新局面,使第二次东征捷报频传。从10月1日东征誓师,到11月8日收复潮汕,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第二次东征便取得胜利。这是国共两党共同努力的结果。

(1925年4月26日,周恩来(前排中)参加广东梅县商会召开的欢迎东征军大会)

  周恩来是个有心人,时刻注意在细微处做政治工作。他在河婆中华医院看病时,发现医院里过往军人很多,已经影响了正常的医疗秩序,便立刻让人张贴布告,规定军人“一律不得侵犯”医院。期间,还去大同医院看望伤病员,向院长赠匾“造福军民”。东征军每到一地,政工人员都遵照周恩来的指示,开展工农运动,从而使国民革命深入人心,所以,东征军每收复一地,都受到当地老百姓的欢迎,可谓“码头欢迎者数万人,沿途各巷路为之塞。”

  东征军收复汕头后,国民政府任命周恩来为东江各属行政委员,管辖惠州、潮州、梅县和海陆丰下属25个县的行政工作。这是第一次由中国共产党人担任地方行政主要领导职务。当时由于前方战事吃紧,周恩来不能马上就职,只能以东征军政治部总主任的名义过问地方行政工作。期间,他的工作仍是头绪繁多,除却军队的政治宣传外,还以国民党东江各地党务组织主任的身份,出席并主持国民党惠、潮、梅、海陆丰各县党部大会,听取关于党务工作的汇报,批判和谴责“西山会议派”的反共分裂活动。

  1926年2月1日,在东征军事行动告一段落后,周恩来正式宣誓就任东江各属行政委员,公布《东江各属行政委员公署组织大纲》,任命该署职员。他出色的行政管理才华得以初步展现。他在任的一个半月中革新行政,实行民主政治,惩办贪官污吏,建立革命秩序,统一财政,帮助地方建立党团组织,发展文化教育等事业。

  在宣布他为东江行政长官后,他曾多次提出“事繁责重,不能兼顾”的客观原因,要求免去他的行政委员。3月16日,国民政府突然接受他的请求,免去他东江各属行政委员的职务,而此时正是他有步骤地推行各项改革的时候。此外,他还继续担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副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17日,他从汕头回到广州。距此仅3天,蒋介石一手炮制了中山舰事件,国共合作面临严重挑战。

  早在东征途中,蒋介石的野心就已暴露,他在连以上的军政人员联席会上,要周恩来将黄埔军校以及军队中的共产党员、加入共产党的国民党员的名字告诉他。周恩来以此事关系重大,须请示中共中央而予以拒绝。第二次东征胜利后,他意识到国民革命已到生死攸关的时刻,便同陈延年、鲍罗廷相商,准备全部撤回第一军中的共产党员,另组国共合作的军队,可却没有得到中共中央的同意。

  中山舰事件后,蒋介石的胆子更大了,公然给中共提出两个条件:一、共产党员退出第一军;二、不退出的要交名单。陈独秀等胆怯了,答应了蒋介石的条件。于是,250多名共产党员从第一军中退出。周恩来也被迫辞去副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职务。

  (综合《第一次国共合作中的周恩来》《张申府推荐周恩来进入黄埔军校》等整理)